浅谈新农村生态自建房的设计原则

新农村生态自建房的设计原则

一、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共生

1、要保护环境

即保护生态系统,重视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并保护建筑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要开发并使用符合当地条件的环境技术。由于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在新农村自建房设计中,应充分重视节约用地,可适当增加建筑层数,加大建筑进深,合理降低层高,缩小面宽。在房屋室外使用透水性铺装,以保持地下水资源的平衡。同时,绿化布置与周边绿化体系应形成系统化与网络化关系。

2、要利用环境

即充分利用阳光、太阳能、风能和水资源,利用绿化植物和其他无害自然资源。应使用外窗自然采光,住宅应留有适当的可开口位置,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尽可能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收集雨水并充分利用。要充分考虑绿化配置以软化人工建筑环境。应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沼气能。太阳能是一种天然、无污染而又取之不尽的能源,应尽可能利用它。在新农村自建房中可使用被动式太阳房,采用集热与蓄热墙体作为外墙。在阳光充足而燃料匮乏的西北地区应推荐采用。

3、防御自然

即注重隔热、防寒和遮蔽直射阳光,进行建筑防灾规划。规划时应考虑合理的朝向与体型,改善住宅体型系数、窗地比,对日晒过量的门窗设置有效的遮阳板,采用密闭性能良好的门窗等措施节约能源。特别提倡使用新型墙体材料,限制使用数土砖。在寒冷地区应采用新型保温节能外围护结构;在炎热地区应做好墙体和屋盖的隔热措施。

总之,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气地资源并采用现代新技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住宅。

二、节约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1、降低能耗

即注重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和能源的循环使用。注重对未使用能源的收集利用,排热回收,节水系统以及对二次能源的利用等。

2、住宅的长寿命化

应使用耐久的建筑材料,在建筑面积、层高和荷载设计时留有发展余地,同时采用便于对住宅保养、修缮和更新的设计。

3、使用环境友好型材料

即无环境,污染的材料、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以及再生材料。对自然材料的使用强度应以不破坏其自然再生系统为前提,使用易于分别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应用地域性的自然建筑材料以及当地的建筑产品,提倡使用经无害化加工处理的再生材料。

三、建立各种良性再生循环系统

1、应注重住宅使用的经济性和元公害性

应采用易再生及长寿命的建筑消耗品,建筑废水、废气应经无害处理后排出。

农村规模偏小,居住密度也小。农村住宅从收集生活污水的管道设施、净化污水的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处理后的水资源和污泥的再利用设施等的建设带来很大问题。主要困难是建设和维护运行费用的解决。

因此,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对新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极端重要。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村庄,必须考虑到住宅分散、污水滞留的时间变动大以及周围环境自净能力强的特点,用最经济合理的办法解决这些农村的生活污染问题,保持新农村的生态环境。

2、要注重住宅的更新和再利用

要充分发挥住宅的使用可能性,通过技术设备手段更新利用旧住宅,对旧住宅进行节能化改造。

3、住宅废弃时注意无害化解体和解体材料再利用

住宅的解体不应产生对环境的再次污染,对复合建筑材料应进行分解处理,对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分别解体回收,形成再生资源化系统。

4、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要注重对古村落的继承以及与乡土建筑的有机结合应注重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历史景观的继承和发扬、对拥有历史风貌的古村落景观的保护、对传统民居的积极保存和再生,并运用现代技术使其保持与环境的协调适应,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要保持村民原有的出行、交往、生活和生产优良传统,保留村民对原有地域的认知特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生活习惯等差别很大,统一的标准和各地适用的方案是不存在的。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既要反映时代精神,有时代感,又要体现地方特色,有地域特点。即要把生活、生产的现代化与地方的乡土文脉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乡土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新农村住宅。

浅谈新农村生态自建房的设计原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1代画 » 浅谈新农村生态自建房的设计原则
分享到: